在中國喝茶流行這樣一個說法,“頭道茶不要喝!”因此,許多人在喝茶時習慣性的講第一道茶倒掉,意為“洗茶”。對于這個動作的原因,喝茶者們也眾說紛紜,大致分以下三種:
一、頭道茶主要是為了洗干凈農(nóng)藥殘留物;
二、頭道茶是用來洗去雜質和灰塵;
三、頭道茶沒有經(jīng)過“溫潤泡”,仍然有苦澀味道,品不出最佳口感。總結上述三種原因之后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頭道茶到底能不能喝其實并沒有有力的科學依據(jù),更多的是由于人們對茶葉錯誤的潔凈認識而形成,加之口耳相傳,于是才有了這樣的說法。
其實,由于茶葉的特殊性,無法像果蔬食品那樣清洗,因而無論是農(nóng)藥殘留物、還是灰塵雜物,單靠熱水侵泡很難真正全部祛除,農(nóng)藥多為脂溶性物質,熱水沖泡也只能溶解和稀釋很小部分的量。同時,現(xiàn)代茶葉多采用純天然的種植方式,其中殘留物含量也絕達不到危害人類健康的程度。
除此之外,針對有一定陳放時間的茶葉來說的,頭道茶的確具有沖洗的作用,也不必把它喝掉,但說它是“沒用的一泡”其實有點偏頗,因為作為第一泡,它可是飽含了許多這款茶的質量信息,極具表現(xiàn)力。
最后,關于頭道茶未達到最佳口感的說法,也有眾多資深品茶者對此發(fā)表不同看法。通常,茶葉有益物質最大程度的析出就在第一泡。有人曾戲稱頭道茶是普洱茶的“黑匣子”,包含了許多商家不肯告訴你的信息,所以下次買普洱茶的時候,或許淺嘗一口頭道茶,并細細品味里面的不正常滋味,這個方法非常好用。
?
其實,頭道茶也并沒有嚴格的喝與不喝的說法,有時也需要依據(jù)不同的茶葉來判斷,我們簡單把茶葉分為以下三類,再來斷奪。
第一類:自然狀態(tài)或者做型程度較低的茶
這里的“自然狀態(tài)”指的是像花茶、白茶這種以本身狀態(tài)呈現(xiàn)的茶品;而“做型程度較小的茶”則如大多數(shù)綠茶、紅茶、黃茶。對于它們來說,喝的是茶葉本身的味道,所以不必將頭道茶倒掉,特別像一些名優(yōu)綠茶,茶葉最美的香氣與鮮爽感全在第一泡茶湯里。
第二類:做型程度較高的茶
例如球形烏龍或者普洱茶、沱茶、磚茶等,因為特殊的形狀,茶葉在浸泡時會有一個“慢慢舒展”的過程,因此往往會采取頭道茶溫潤茶葉,而這一泡是完全可以喝的。只是在正式場合,由于茶湯并沒有達到品飲的最佳狀態(tài),溫潤泡不會給客人飲用而已。
第三類:有陳化時間的茶
這類茶指的是以普洱茶為代表的陳茶、老茶,頭道茶往往有“溫潤”作用,更多的還有“醒茶”作用,甚至對于倉儲有問題的茶來說,很多人會用沖洗很多次來妄圖掩蓋倉儲帶來的負面影響。因此,如前文所說,這樣的情況,不建議喝下去頭道茶,但可從聞干茶、看頭道茶湯色和聞其氣味,甚是“過下嘴”這樣淺嘗一口吐掉等諸多方面看它的“健康”狀態(tài)。
所以,現(xiàn)在頭道茶喝還是不喝,你心里有譜了嗎?